吉陽智能陽如坤:國內電池產品合格率較低 離車規級還有距離
隨著新能源財政補貼的逐漸退坡,整個動力電池上下游產業鏈的成本壓力很大。深圳吉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陽如坤表示,理論上來說電池降成本主要可以從兩個層面著手,第一個是材料層面;第二個主要是在制造層面,最重要的是提高制造的合格率,因為目前電池的合格率還比較低。
日前,在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和電池中國網聯合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四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CBIS2019) ”上,針對提質降本、智能制造等新能源行業熱點話題,陽如坤發表了精彩的演講,并接受了電池中國網的專訪。
圖為深圳吉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陽如坤接受采訪
陽如坤表示,應用于電動汽車上的動力電池,應該有基于汽車的一套設計、生產、制造標準。此前可能有人認為,動力電池的制造類似于3C產品,其實未來車用動力電池的生產體系應逐步過渡到工業級、車規級。
“我個人認為電池行業現在還在三線水平,離工業級、車規級還差很遠。整個制造的合格率很低,相當于浪費很大。”陽如坤談到,目前國內電池企業的制造合格率約90%左右,而日韓企業通常要比國內企業高兩到三個百分點,甚至能夠達到95%以上。
“一個百分點對電池制造來說,都是不得了的,況且這里還有10%的差距(距離100%)。”在陽如坤看來,目前的電池是挑選出來的,不是真正做出來都能在汽車上用,而選剩下的電池都在倉庫里面浪費掉了。所以,制造成本是造成電池成本高的最主要原因,而材料不是最主要的,因為隨著產量的增加材料成本自然而然就會降很低。“制造這塊降20%、30%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陽如坤作出判斷。
陽如坤認為,國內電池制造還有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我們的尺寸規格太多了,很多層面上沒有形成步調一致的行動,每個廠家做了很多種規格,這是最大的問題”。陽如坤表示,這對設備企業來說是有利的,因為電池型號越多需要用的設備就越多,但對于整個產業是不利的。
“每一個不同型號就要用不同的設備,不同的設備帶來的問題是整體合格率會降低,”陽如坤一針見血地指出,任何工程都是優化出來的,要一次比一次更好,精益求精才行。他表示,要提升電池制造合格率,首先要統一和規范電池的規格和設計,其次要提升制造質量。
但是,提升產品合格率也并不容易,陽如坤談到,不少國內電池企業在招標時買最便宜的設備,但最便宜的通常也是質量最差的,所以制造出的產品質量會有很大問題,合格率會很低,導致很多企業倒閉。
“這個現象在鋰電行業非常嚴重,最重要的是沒有制造標準,沒有規范,企業不知道什么東西是好的,什么東西是壞的,沒有評判的標準和規范,從采購者的角度,反正都是一樣的,我就買一個最便宜的。”陽如坤很無奈地表示。對此,陽如坤認為,中國電池行業的主管部門,應該發布和完善電池制造的規范和標準,讓企業有規可尋,這樣才能把整個行業提升起來。
在陽如坤看來,除了提升電池制造的合格率,隨著未來電池企業產能的大幅提升,對效率的追求也必然是越來越高,所謂的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這是鋰電設備行業必然發展的趨勢;同時,智能化也將是必然的方向。
對于鋰電設備的智能化,陽如坤認為,目前整個行業離智能化還差很遠。“并不是能自動做一些檢測就是智能化了。它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智能設備,能夠利用數據來提升制造的合格率,這才叫智能設備。” 陽如坤定義到。
據陽如坤介紹,吉陽智能參與了國家工信部的鋰電設備國家標準的制定,其中的鋰電數字化車間的標準體系由吉陽智能牽頭,包括數字化車間建設的規范、數據制點、數據集成、質量分析集成等。“這套下來就解決了我剛才說的質量問題,這是我們做的對行業貢獻比較大的事。” 陽如坤自豪地談到。
在采訪中,電池中國網也了解到,鋰電設備是技術專利性很強的領域。“在全球范圍內,鋰電激光切、卷繞和疊片,我們專利是最多的,有400多項專利,我們一個做設備的廠家就有這么多專利。但這也是我們的困惑。”陽如坤坦陳。
陽如坤表示,專利設備誕生的過程是靠不斷試錯、研究才能出來,而一旦研發出來其實看上去比較簡單,所以抄襲很容易、成本也很低。但是我國目前的專利保護力度還遠遠不夠,別人抄襲你,而你想打倒他很困難,甚至連舉證都很困難;這就需要國家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