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15日,“第六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CBIS2021)”在江西贛州召開。來自國內整車、動力電池、材料、設備等產業鏈頭部企業和行業機構,以及國外部分在華產業鏈企業代表匯聚于此,共同圍繞新發展格局下,產業鏈交付、供應鏈安全與保障、雙碳目標與全球化市場新格局、材料技術突破與產業化應用等產業鏈核心議題進行深入交流探討。
峰會論壇上,深圳市贏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何愛彬發表了題為“裝備助力,加速TWh時代到來”的主題演講。
圖為深圳市贏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何愛彬作主題演講
何愛彬表示,從全球各國政策動向來看,現在世界很多國家出臺了禁燃計劃;國內提出了“雙碳”戰略,碳排放控制趨嚴;另外,歐洲各國新能源補貼持續加碼。他認為,當前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發展的趨勢,同時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欲望很強,這就表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以及上游的鋰電裝備是一個增量巨大、確定性很強的產業。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大規模的制造,產業界也將關注點聚焦到安全、可靠性、成本持續控制、工藝與結構的創新和生產效率的提升等方面。
何愛彬表示,對于贏合科技來說,一直在裝備升級方面持續進行研發和理念創新。
其中,第一個方面是新工藝。“一個好的產品需要一個好的設備跟先進的工藝相結合,相結合之后才能造出好的電池、好的產品來,”據何愛彬介紹,贏合科技在新工藝和智能化等方面研發投入很大。
其次是對基礎研究的重視。近幾年贏合科技投入大量研發費用做基礎研究,“把機理研究明白了,跟新工藝的結合,包括智能化,最后到系統性的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更加有卓越價值的解決方案。”
據何愛彬介紹,此前贏合科技也做過一段時間的“整線”模式,但現在已經調整產品戰略,聚焦“強單機”。贏合科技的各子公司分別專注單一環節、單一裝備,“每一個子公司做好每一段的設備,做精、做強,最后做大。”何愛彬透露,且每個子公司都有單獨的研發體系,生產、研發人員都是獨立的。在強單機方面,贏合科技一直專注生產和客戶工藝、電池性能比較強相關的設備,就是黏性比較強的。
底層研究要求再升級。在研發方面,贏合科技這三年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據何愛彬介紹,底層研發要求是基于客戶的要求跟需求相結合進行升級,“底層的機理研究是系統性的研究,贏合從系統仿真、工程系統、裝調系統、材料的適應性、主動性等方面開展技術研發。我們把研發變被動為主動,將研究走在需求前面。”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迎來大爆發,頭部企業紛紛擴產,動力電池需求將進入TWh時代。值得注意的是,TWh時代對于鋰電產業鏈的研發、規模、交付都提出了重要挑戰。
研發方面,據何愛彬介紹,近幾年贏合科技一直保持著營收8%左右的研發投入,尤其在涂布、切疊、卷繞這幾個電池生產制造的關鍵工序裝備環節。
規模制造和交付方面,贏合科技去年新擴建的東江產業園建筑面積約40萬平米,今年已陸續投入使用,滿產狀態下年產值可達到60億元;今年8月,贏合科技旗下雅康的新工業園——東莞金科工業園開園并投產,該園區廠房面積13.9萬平米,滿產后預估年產值將達26億元,相較原雅康園區,面積與產值都翻了三番;另一家子公司——和合自動化的塘廈新工業園也將在年底前全面投產,和合塘廈工業園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預估滿產后產值將突破20億元;再加上贏合惠州數碼園等基地,預計公司整體滿產年產值將超過130億元,將大幅提升交付能力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