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CBIS2019直播專題!
【電池中國網11月15日 天津訊 金東 田雯玥 閆志剛】資源要素的自由流動是古典經濟學理論的重要核心,而在經濟高度全球化的時代,任何產業之間的聯系都更加緊密,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的繁榮發展,更需國內外、上下游產業鏈各環節加強協作,實現資源互補和互利共贏。
11月15日,以“攜手·創新產業鏈未來”為主題,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電池中國網聯合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四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CBIS2019)”在天津隆重開幕。在“共享:全球化資源平臺”主題論壇上,與會嘉賓們就鋰電池原材料資源、電池技術發展、電池回收以及供應鏈等行業熱點問題展開了廣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討。論壇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高級顧問劉斐主持。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綿平在主旨發言中表示,國內動力電池業發展中存在材料價格快速上漲,資源回收利用不足等問題。他建議制定中長期資源發展規劃、提高資源回收利用率和環境保護標準、掌握并創新電池核心技術、加強產業和企業之間的協同合作、科學合理利用鋰資源等建議。
印度尼西亞投資協調委員會行業投資促進司司長伊曼·壽祖迪表示,印度尼西亞是全球擁有鎳資源最大儲量的國家,同時還是電動汽車生產成本最低的國家之一,他誠摯地邀請中國的投資者以及相關的專家能夠到印度尼西亞進行投資,達到一定規模可以享受優惠政策。
菲律賓鎳礦協會名譽主席克萊倫斯·皮門特爾表示,菲律賓發展鎳礦產業具備很多獨特優勢,除了有豐富的礦產鎳礦資源,菲律賓政府也非常支持和鼓勵。他表示,不論是發展鎳礦資源的扶持政策還是財務政策,也都為投資者提供了極大的信心。
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電力設備新能源首席分析師譚菁認為,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動力電池中游企業會有更多機會,雖然從產業鏈話語權角度來看,主機廠更加強勢,但在目前情況下,由于每家主機廠至少需要3-4家核心供應商,所以現在是供小于求的情況。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標準化工作組/行業研究部主任周波表示,目前統計全球電池產能大概接近350GWh,預計到2025年還將新增510GWh產能,總計達到860GWh,其中60%將位于中國;到2030年電池產能將猛增到2600GWh,這對于價值鏈的每一環節都是巨大機會。根據目前的投資水平,在未來十年內,整個價值鏈將需要4400億美元的累計投資。
中共邛崍市委常委、天府新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功能區黨工委書記陳華表示,邛崍將不斷完善功能產業聚集,主要發展動力電池以及化合物產業,完善電池功能區產業發展路徑圖,加快產業集聚,提升產業能級,打造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生態圈。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總監李智專表示,格林美構建了一個新的全生命價值鏈,其回收業務模式將電池、材料、整車連接成一個“綠色到綠色”生態閉環,打造了大型的鈷、鎳、鎢金屬回收基地,也成為中國核心鋰電池的回收基地,格林美在產業鏈扮演了協同合作的關系。
日本金屬經濟研究院顧問大山好正表示,目前鋰電池的成本和ICE的成本差不多,80%的鋰電池成本是由材料組成。他提到,如果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產量達到3000萬輛,每年鎳金屬的需求量就會增加到892噸;鎳和鈷供應減少將會成為電動汽車生產的瓶頸。
中信證券新能源汽車首席分析師宋韶靈作了關于“海外車企電動平臺及供應鏈配套”的演講,他表示,中國通過電池廠進入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在全球的供應鏈中有很強的競爭力。中國電池行業資本市場風險會在2019-2020年凸顯,整個產業將處于下行通道,但未來市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