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發表演講
“目前中國鋰離子電池已超過鉛酸蓄電池成為第一大電池品類,2018年中國鉛酸蓄電池規模大約1600億元,鋰離子電池約1700億元,堿性蓄電池約400億元。”在日前舉辦的“2019中國國際鉛酸蓄電池高峰論壇”上,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在演講中表示。
“在鋰離子電池中,其中有770億元是應用于手機、筆記本等領域的消費類電池,此領域市場比較穩定,未來幾年每年將會有百分之幾的增長。”劉彥龍談到,近幾年增長最快的是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市場,2018年約有890億元規模。此外,儲能也是一個重要的鋰電池市場,雖然目前規模還比較小,但從整個電池儲能新增項目來說,60%都采用鋰電池。
劉彥龍表示,鋰電池市場的快速增長還得益于電子汽車鑰匙、公路收費卡、物聯網、可穿戴設備、共享單車等新興領域的增長拉動。他指出,鉛酸蓄電池在傳統的汽車啟停電池市場,還有非常大的市場規模。此外,堿性蓄電池方面,鎳鎘電池目前在地鐵應急燈、車輛飛機啟動等特殊市場還有穩定的需求;小型鎳氫電池在無繩電話、家用電器等領域有一定市場。
劉彥龍談到,經過三十年發展,在全行業努力下,中國在眾多的電池系列領域已經是世界最大的電池生產國,同時也是電池出口大國,未來中國要建設成為世界電池強國。
圖為會議現場
在出口方面,中國每年各種電池的出口量達320多億只,2018年出口金額超過163億美元,同比2017年增長2.3%。其中,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2018年出口額達22.75億美元,占中國電池出口總額的13.88%;此外,德國和越南也是中國電池業主要的出口市場。
在市場方面,劉彥龍特別談到了動力電池,2018年國內實現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56.8GWh,其中90.5%的乘用車配套三元電池,客車主要配套磷酸鐵鋰電池。特別是2019年以來,在國家整體新能源政策的驅動下,三元電池的市場占比在快速提高。
對于財政補貼退坡,劉彥龍認為,今年國補減少50%,地補也取消,所有補貼大概減少60%-70%,新能源汽車連續4個月出現了銷量下跌,形勢不容樂觀。2020年財政補貼取消后,各種混合動力車型用電池技術值得關注。而隨著財政補貼的退出、政策影響的減弱,2020年后各類動力電池的市場份額也將會發生變化。
劉彥龍表示,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需求很大,同時行業競爭也日趨激烈,尤其是在降本方面全產業鏈企業要共度難關。同時,國內企業和國外企業相比在技術上還存在一定差距,隨著外資加快進入中國市場,未來行業將加速洗牌。
劉彥龍還談到,近幾年國內動力電池的智能制造步伐非常快,很多工廠已經實現了信息化、無人化、可視化,這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他認為,電池企業要高度重視電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再利用,因為隨著大量的新能源汽車投入市場,未來會出現大規模的退役電池。
面對未來的產業發展形勢,劉彥龍建議,電池產業鏈企業一方面要提升產品的綜合優勢,同時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增強中國動力電池產業的全球競爭力。另一方面,企業要抓住“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機遇,積極開拓國外市場,加快融入全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