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已是酷暑炎炎的6月,新能源汽車市場似乎依然沒有明顯回暖,今年5月動力電池裝機量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都沒有實現正增長。很顯然,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還需要時間消化,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以及動力電池裝機量能否與去年持平還是未知數。
回顧今年1-5月動力電池裝機量來看,由于疫情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在整個2月及3月上旬多處于停滯狀態,3月下旬才逐漸慢慢恢復到正常水平。同時疊加1月春節假期影響,基本上前5月有效工作天數較去年同期減少較大。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為12.79GWh,較去年同期的23.40GWh,減少45.34%。
從頭部企業來看,前10家企業有7家同比下滑,且多家企業降幅過半;如果與2019年同期相比,孚能科技、多氟多等甚至因裝機量出現巨大變化,跌出前10。
盡管受疫情沖擊,也有一些企業仍然表現非常搶眼,整體裝機量不僅沒有下降,還大幅增長,甚至躋身TOP10。LG化學基本不用解釋大家也清楚,在特斯拉(上海)Model 3的加持下,把比亞迪從多年“老二”的位置上擠下來,并且很有可能長期占據國內第二的位置。此外,中航鋰電、塔菲爾、萬向一二三等也在前5月表現亮眼,裝機和排名均大幅增長。
回顧2018年、2019年,盡管TOP10裝機量排名一直有變化,但是變化較多的仍然是4-10名,排名一二三基本雷打不動。但是今年來看,幾乎每月都會有所變化,除了第一暫時未能被撼動外,第二、第三也是LG化學和比亞迪輪換著坐。
曾經長期霸占第三的國軒高科,目前來看今年是暫時告別了第三,且能不能穩固在第四還要看接下來的表現。從上表可以看出,中航鋰電今年1-5月裝機量總量已經略微領先國軒高科,排在第四名了。
數據顯示,今年1-5月,中航鋰電配套的客戶主要有廣汽、長安、吉利、東風等品牌,且主要為乘用車。
當然,其它排名的變化也很大,孚能科技、多氟多與去年同期相比都跌出了TOP10,塔菲爾目前來看,算得上今年的一匹小黑馬,裝機量也進入前10。塔菲爾今年前5月的電池主要配套威馬、東風、速達等客戶。
與LG化學、中航鋰電、塔菲爾類似,前5月同樣實現裝機量正增長且排名靠前的還有萬向一二三。數據顯示,萬向一二三今年1-5月裝機量約為78.78MWh,較去年同期57.71MWh,同比增長36.51%,裝機量排在第13位。據了解,今年1-5月萬向一二三主要為上汽、奇瑞等品牌的熱銷車型配套,帶動其裝機量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5月出現的黑馬——聯動天翼,今年裝機量大幅下滑。去年聯動天翼憑借給小鵬汽車配套,1-5月裝機量達到258.42MWh,2019年同期排在第11位;但今年1-5月裝機量僅有4.04MWh,排名大幅跌至第30名。據電池中國網了解,主要是小鵬汽車也將最初車型的圓柱電池,全部切換為方形電池,聯動天翼失去小鵬這個大客戶,裝機量也斷崖式下滑。這也給其它企業提了個醒:過度依賴某一客戶,風險真的不小!
動力電池應用分會數據顯示,今年1-5月,LG化學在華實現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為2087.46MWh,穩居第二。今年1-5月,LG化學為39393輛特斯拉(上海)Model 3配套了動力電池組,這一數量抵得上多家電池企業全年配套的乘用車數量。
事實上,LG化學的進來,讓一直穩居“第二”的比亞迪也不再安穩了。雖然,比亞迪去年曾在單月中被國軒高科短暫超越,但是自2017年以來“第二”的位置一直像磐石一般穩固。彼時比亞迪的目標是何時能把寧德時代拉下來,重回第一。
然而,半路殺出的LG化學,現在對其第二位置也產生了實質性的威脅,也許比亞迪從來沒想過會出現這種情況。很顯然,如果從排名來看,比亞迪當前要有一個“小目標”——重回第二,然后再從長計議,挑戰第一的寧德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為了挑戰寧德時代,苦心多年祭出了“刀片電池”這個重器。但是今年其刀片電池仍然主要是供自家使用。根據比亞迪方面消息,明年“刀片電池”將開始外供國內自主品牌,預計要到2022年開始供應國際車企。
眼下來看,比亞迪想重回第二,仍然需要仰仗自家車企的新能源汽車銷量。
然而在新冠疫情和特斯拉的沖擊下,比亞迪今年1-5月的表現并不令人滿意。數據顯示,比亞迪5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1325輛,較去年的21899輛同比下跌48.3%;1-5月整體銷量也是同比大跌60.94%。
反觀要挑戰的“小目標”LG化學,其配套的特斯拉則連續多月表現亮眼,5月份特斯拉(上海)Model 3銷量輕松破萬,達到11095輛,環比增長205%。
現在來看,“刀片電池”最初是想挑戰寧德時代,現在也不得不把LG化學也加入其要“挑戰陣營”,但是“刀片電池”能否擔當大任,仍然要看接下來上市的比亞迪漢,以及計劃換裝磷酸鐵鋰的比亞迪秦、秦Pro、宋Pro等車型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長續航版Model 3的上市,今年特斯拉(上海)工廠Model 3的銷量目標是15萬輛,再加上其他自主品牌及外資品牌新能源乘用車的發力,預計比亞迪這幾款車要挑戰的目標不少,壓力也不小。
新車的市場挑戰與電池未來排名的挑戰密切相關,因而今年比亞迪電池裝機量能否重回第二,還要看“刀片電池”是否真能“出鞘安天下”?
撰稿:方傾燃
來源:電池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