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電池中國網聯合主辦的“動力電池:大市場VS‘小’問題”主題沙龍在京舉行。與會嘉賓分別就動力電池行業面臨的廣闊市場以及行業發展中存在的部分問題展開了細致、全面的討論。會上,當升科技總經理李建忠從正極材料角度談了自己對于動力電池安全性的一些看法。
安全性屬系統性問題 并非材料決定
李建忠認為,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并非由正極材料特性決定。盡管業界一直存在著三元材料安全性不如磷酸鐵鋰材料的說法,但李建忠認為動力電池的安全性不單純取決于某種材料,而是一個系統性問題。
李建忠分析說,盡管磷酸鐵鋰材料熱分解溫度約為250-270℃,三元材料的熱分解溫度約為220-240℃,從表面上看,磷酸鐵鋰的抗高溫性能好于三元材料,但當電池處于100℃以上時,作為電解液的六氟磷酸鋰和PE或PP材質的隔膜已經開始受熱分解或融化,后果是導致電池出現熱失控,引發電池燃燒或爆炸。由此,李建忠表示,電池的安全與否,絕對不是單純的正極材料所決定的。
他進一步表示,動力電池安全性是一個系統工程。要保障動力電池的安全性,首先需要選擇結構更穩定的正極材料,并通過一些材料方面的控制,避免內短路的出現;其次在電芯層面,需要通過技術手段避免電芯發生熱失控;第三,新能源汽車的BMS系統也應該成為動力電池安全防護的一道屏障;第四,新能源汽車整車應該有最基本的防護設計,在碰撞等極端情況下可以將能量分散,減少對動力電池的直接沖擊;最后,提高動力電池安全性還不能缺少對車輛的正確使用、維護和保養方法。李建忠表示,只有這5個環節都做好,動力電池乃至整個車輛的安全性才有保障。
產能過剩可能危及動力電池安全性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正在日益提高,盡管國內動力電池行業發展勢頭正旺,李建忠卻為產業的高速發展潑了一瓢冷水。他指出,目前國內動力電池行業出現了大規模的擴產現象,而這些擴展大部分都缺乏高新技術的支持,很有可能引發安全問題。
李建忠表示,企業對于動力電池的盲目擴產,導致一些原本用來生產小型鋰電池的設備、廠房、甚至材料、工藝等都被用于生產動力電池,這樣的后果是所生產的動力電池產品不達標,為后期的應用埋下巨大的安全隱患。
對于由現階段新能源汽車政策市場帶來的行業怪狀,李建忠建議,國內相關產業鏈企業應該形成更緊密的合作:整車企業根據自身產品規劃,反饋給電池企業生產相應電池,電池企業再反饋給上游材料企業該采用哪種配比、結構的正極材料。只有這樣有的放矢,才能更好解決整車企業的續航里程、車輛使用壽命以及電池企業的成本節約等一系列問題,動力電池的安全性也將隨之迎刃而解。
李建忠還表示,在動力鋰電方面,能量密度一直是行業追求的目標。而磷酸鐵鋰存在的比能量低、低溫性差、導電性差等特點,使這種材料并不適合用作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他表示,能量密度對于磷酸鐵鋰來說是個短板,即使未來能夠攻克,但近期而言,三元材料仍然是動力電池材料的主流。
(電池中國網獨家稿件,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