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浪潮推動下,鈉電曾一度被認為是鋰電池的有力競爭者,會在A00級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等場景中得以大規模應用,2023年更被預測為“鈉電元年”。
然而,2024已近過半,鈉電的大規模應用卻并未如預期那樣到來。這從電動汽車和電動自行車領域的鈉電車銷量數據可見一斑。
電動汽車:國內多家車企已陸續推出近10款鈉電車型,然而上險數據顯示,截止今年3月份,鈉電車一共銷售了28輛。
電動自行車:幾家主要的頭部車企均推出了鈉電車型,可從終端銷售來看,普遍銷售不佳,并未掀起浪花,市場反響平平。
從動力端的實際應用來看,鈉電整體上呈現“雷聲大、雨點小”的特點,布局鈉電似乎更多是基于品牌層面的需要。曾被寄予厚望的鈉電為何表現不佳,“鈉電元年”為何落空?這主要與目前鈉電性能短板以及產業化不成熟密切相關。
首先,鈉電性能難以滿足動力需求。鈉電在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上仍落后于成熟的鋰電池,這限制了其在電動汽車上的競爭力。在電動自行車上,新國標將整車重量限定在55Kg以下,車輛設計時留給電池的空間和重量有限。對比鋰電,如果使用鈉電,在保證車輛續航的情況下,就會因電池超重使整車重量不合規;如果滿足重量要求,又會導致電池容量變小,續航里程變短。
至于安全性的維度,鈉電也并沒有足夠的說服力來兌現高安全的預期,并未表現出與鐵鋰相當的穩定性。
其次,鈉電價格仍高于鋰電。只有當鋰價處于高位時,鈉電相對鋰電才具有價格優勢,但目前鋰價維持在10萬元/噸左右,并且業內普遍認為,從長期來看鋰價仍處在下行周期中。這樣一來,鈉電就失去了價格優勢。并且,鈉電正處于產業鏈培育階段,生產成本難以快速下降。即便目前在一些應用端,部分企業鈉電價格低于鋰電,但這更多的是企業開拓市場的戰略性定價,是不可持續的。
第三,鈉電技術成熟度不足。鋰電在大規模的產業化應用中得到了充分驗證,鈉電的一致性和長期穩定性則更多存在于實驗室環節,尚未在商業應用中得到有效驗證,且鈉電技術路線尚未形成統一共識。另外十分重要的是,相對于汽車動力電池和電動自行車鋰電池,鈉電池現下并無國家標準規范,這對推廣鈉電應用不利。
總體而言,鈉電產業化現在的困境主要是因為,無論是大動力還是小動力場景,在符合政策規范和符合市場實際需求的層面來看,更加成熟且已被大規模應用充分驗證的鋰電是更為適合的選擇。
鈉電的能量密度劣勢大大限制了其在動力場景中的應用,但在那些對能量密度要求不太嚴格的場景中,比如大型儲能、工商業儲能、備用電源等,鈉電或許可以實現更好的應用效果。
首先,大型儲能因布置在戶外,對空間和重量的敏感度低,對電池能量密度要求不嚴格,鈉電由于能量密度較低而導致的體積較大和重量較重的劣勢,在大型儲能應用中表現不突出。
其次,從理論上來講,鈉電池擁有良好的倍率性能,這在電網調頻等需要快速充放電的儲能應用場景中,擁有獨特的優勢。同時,鈉電在不同溫度條件下良好的適應性,會進一步增強其在極端氣候下執行高倍率充放電的能力。
憑借獨特的優勢,鈉電池已在儲能領域實現了規模化應用,5月我國新型儲能領域內首個10MWh的鈉電池儲能電站正式投運。根據業內預測,2024年儲能鈉電出貨量將超過1GWh,同時,更多的政策開始推動鈉電應用于儲能,鈉電在儲能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鈉電池有望成為儲能解決方案中的重要一極。